神舟十四號將在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發射。劉洋中國首位飛天女航天員再登太空,這次由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執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由陳冬擔任指令長。
根據官方介紹,本次飛行乘組全部為第二批航天員:
陳冬參加過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
劉洋參加過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
蔡旭哲是首次飛行
陳冬:第二批5名男航天員中首位實現飛天夢的人
據《人民日報》6月4日報道,陳冬,男,漢族,籍貫河南鄭州,碩士學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一級航天員,被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并獲“三級航天員功勛獎章”。經全面考評,他入選神州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并擔任指令長。
據官方介紹,陳冬參加過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
神舟十一號飛船于2016年10月17日發射升空。10月19日,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
當時,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入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了為期30天的太空駐留生活。
據央視報道,陳冬曾是一名空軍飛行員,曾經飛過強-5超音速輕型強擊機。
2010年5月,他通過層層選拔考核,在臨床醫學、航天生理功能指標、心理素質的測試中都達到了優秀,成為航天員隊伍中的一員,開始了系統而艱苦的訓練。他也是第二批5名男航天員中首位實現飛天夢的人。
6月4日,陳冬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說,“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太空家園將在我們的手中被真正建成,所以現在想想還是很興奮激動驕傲,感覺到很幸福。”
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
劉洋,女,漢族,籍貫河南林州,博士學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被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并獲“三級航天功勛獎章”。
劉洋是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
“2012年6月,我與航天員景海鵬、劉旺駕乘神舟九號,完成我國首次手控交會對接,首次進入天宮一號,而我也有幸成為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2018年2月7日10時,中央宣傳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共青團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聯合舉行航天員群體先進事跡報告會,劉洋曾作報告。
在當時的報告中,劉洋說,“執行任務后,經常有人問我,是不是從小就向往奔月的嫦娥,有著飛天的志向。”
她說,“其實,夢想往往是時代的印記,我小時候曾夢想過當一名公交車售票員,之后又做過醫生夢、科研夢。”
“神九在軌飛行期間,有一次我和愛人天地通話,他對我說:‘你放心飛吧,地面的科研人員都徹夜不眠地堅守在崗位上。’我聽了非常感動,于是在我手冊的空白頁上寫上了‘早上好’和‘工作人員辛苦了,晚安’的問候語,每天清晨的第一件事和每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舉著問候語向大家表示感謝。”
“我知道,每次飛天任務都凝結著成千上萬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也正是這種同心筑夢、攜手并進的團隊精神,才成就了航天偉業的一次次壯美騰飛!”
6月4日,在接受央視采訪時,劉洋說,“神九任務讓我至今想起來,還是感覺特別幸福。能夠有幸把個人的夢想和國家的利益結合在一起,能夠得到大家的信任,去執行首次載人手控交會對接任務,我真的是覺得特別幸福”。
她說,這次任務和神九完全不同,“它的艙段更多,實驗更多、設備更多,整個系統更加復雜,駐留的時間也更長,這就對航天員的身體、心理、知識儲備、技能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準備了12年的新面孔
蔡旭哲,男,漢族,籍貫河北深州,碩士學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2010年5月入選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
據介紹,為了這一天,蔡旭哲準備了12年。
蔡旭哲不僅飛行能力突出,還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優秀飛行教員。曾有一名學員面臨停飛,蔡旭哲主動要求帶飛這名學員,通過認真觀察這名新飛行員的問題癥結所在,經過細心帶教,這名學員終于成功單飛。
據《人民日報》介紹,飛天之路上,蔡旭哲無論經歷什么樣的訓練,都無所畏懼,充滿著斗志。
他說,看到電影《長津湖》里提到的“楊根思三個‘不相信’戰斗宣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自己有深深的共鳴。
6月4日,在接受采訪時,他說,“12年說長也長,說短也很短,過來以后我感覺很充實。”“我還是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中國空間站將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
在6月4日舉行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介紹,在軌駐留期間,神舟十四號乘組三名航天員將迎來空間站兩個實驗艙以及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來訪對接,并與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進行在軌輪換,于12月返回東風著陸場。
“目前,天和核心艙與天舟三號、天舟四號組合體各項設備工作正常,具備交會對接和航天員進駐條件。”
據悉,神舟十四號任務期間,將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為基本構型的太空空間站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
林西強說,“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將首次利用位于問天實驗艙的氣閘艙實施兩到三次出艙活動,并將繼續開展天宮課堂。”
中國將于周日發射一艘宇宙飛船,搭載三名宇航員前往尚未完工的中國空間站的核心艙,隨著建設進入后期階段,他們將在那里工作和生活六個月。
中國載人航天局一名官員告訴記者,搭載神舟十四號飛船的長征二號F火箭將于當地時間周日上午10點44分(格林威治標準時間0244)從西北部甘肅省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周六的新聞發布會。
任務指揮官陳東將在劉洋和蔡徐哲的陪同下登上神舟,神舟意為“神舟”。
“發射的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機構官員林希強說。
神舟十四號將是今年年底完成空間站所需的四次載人任務中的第三次,也是總共 11 次任務中的第七次。
中國于 2021 年 4 月開始建造其三模塊空間站,天河是空間站三個模塊中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
T形空間站建成后,比地鐵巴士稍大的天河將成為來訪宇航員的生活區。
繼神舟十四號之后,其余兩個模塊——問天和夢天實驗室艙將分別于7月和10月發射。
聞天將配備一個機械臂、一個用于站外旅行的氣閘艙,以及在機組輪換期間為另外三名宇航員提供的生活區。
神舟十四號機組將協助完成問天和夢天的搭建,并對兩個模塊進行功能測試。
空間站的設計壽命為十年。它重 180 噸,比俄羅斯退役的和平號稍重,質量約為國際空間站的 20%。